寒潮來臨8個提醒 |
1、老年人別舍不得開空調 浙江醫院老年綜合示范病房主任陳旭嬌說,早上老年人起床時動作幅度別太大,最好能在床邊坐半分鐘再起來,讓血管有個適應調整的過程。天氣冷,老年人在家里別舍不得開空調。當然,室內外的溫差別太大,否則,一冷一熱,呼吸道受到刺激,容易誘發感冒、哮喘、支氣管炎等疾病。陳醫師建議老年人將空調溫度保持在20℃~25℃,不宜過高。如果室外空氣質量良好,最好每天開窗通風半小時左右。開窗通風時,要避免直對著人體。 2、夜間別因為天冷而憋尿 陳旭嬌主任醫師說,男性上了年紀,前列腺增生比較常見,這部分人群普遍會夜尿增多,如果晚上睡覺時憋尿,會導致前列腺增生病情加重。老年人憋尿,會導致膀胱張力增加,間接引起全身血壓增高,增加心腦血管發病的幾率。心臟功能不好的老年人,還會因為憋尿誘發心血管疾病。此外,女性上了年紀,盆底肌肉會逐漸松弛,容易發生尿失禁,如果經常憋尿,也會導致病情加重。建議睡前兩小時盡量少喝水,夜晚有了尿意一定要及時排空。 3、洗澡水溫不要超過45℃ 陳旭嬌主任醫師提醒,洗澡時水溫太高,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因為心臟供血不足,誘發心臟病。水溫太高還會影響老年人腦部供血,導致腦部缺氧,容易暈厥,再加上老年人肢體平衡能力差,很容易跌倒。很多老年人的心腦血管疾病,是在洗熱水澡時發生的。老年人洗澡,水溫不要超過45℃,洗澡時長不宜超過半小時。洗完澡后,要及時吹干頭發,不要濕著頭發走出浴室。 4、高血壓病人應及時調整藥量 氣溫驟降,全身血管都會收縮、血壓升高,血管質量本來就不大好的人,如果不注意控制血壓,很容易出問題,引起腦出血、腦梗、心絞痛等疾病。浙醫二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董愛強教授特別提醒,寒流來襲,有高血壓病史的人要注意咨詢醫生,及時調整藥量,必要時可能需要加量。另外,很多中青年,平時血壓可能在140~150mmHg這種正常與高血壓臨界點的,氣溫驟降時最好也能特別注意下,去聽聽醫生的治療建議,千萬別仗著自己年紀還輕,對血壓問題滿不在乎!爸星嗄晷呐K動力足,如果再加血壓高,血流沖破主動脈的幾率高于老年人! 5、老年人早鍛煉請推遲時間 浙二醫院神經內科張寶榮教授,昨天剛接診了一位在早晨低溫下鍛煉導致腦卒中的60多歲大伯。天氣一冷,腦血管收縮,很容易被血栓堵牢。張教授特別提醒有晨練習慣的老年人,在這么冷的天氣里,早上六點以后在起床。如果外面在下雨下雪結冰,盡量就不要出門鍛煉了,以防滑倒摔傷。一定要出去的話,衣服要穿暖和,最好能戴頂帽子,保護腦部血管。鍛煉時要慢慢進行,最好先熱身30分鐘。 6、空調房間太干燥打開加濕器 在這波寒潮里,小孩子如何安全渡過?浙大兒院呼吸科主任陳志敏醫師建議:天氣太冷的早上和傍晚,最好不要出門;孩子在家中,可開空調和地暖,溫度不要超過25℃,太干燥的話,打開加濕器,保持呼吸道的濕潤也能防;室內要多通風;孩子在家,感覺手腳發冷的話,適當增加衣物,也不要一下子加太多;外出要戴好帽子、圍巾。要隨身多帶一件衣物,比如一歲以內的孩子帶一條小毛毯子,一歲以上的寶寶帶一件羽絨背心,冷了穿上,不冷立即可以脫;不要去人多的公共場所,目前醫院流感哨點檢測出部分流感患者,孩子去人多的地方容易被傳染。 7、糖尿病人不要泡腳,不要用熱水袋 邵逸夫醫院血管外科朱越鋒副主任醫師提醒,糖尿病人肢體的血管質量通常中比較差,再加上伴有周圍神經病變,因此對冷熱不敏感,長時間熱水泡腳或者用熱水袋,可能會燙壞皮膚,引起感染。而糖尿病人的皮膚潰爛感染,是不容易愈合的。糖尿病人保暖還是以多穿衣物為主,在鞋子的選擇上,尤其要注意選擇寬松、柔軟、舒適的,最好能穿專用的糖尿病足鞋。在室內的話盡量用空調、地熱等取暖。 8、腳趾腫痛不一定是凍瘡 朱越鋒副主任醫師說,天冷的時候,很多有下肢動脈閉塞病史的老年人會感到腳趾痛,那并不是因為坐久了腳麻了,而是血管收縮被堵塞后引起的缺血性疼痛,要及時就醫!斑有一個病,抽煙的年輕人要特別注意的,叫血栓閉塞型脈管炎,抽煙和寒冷是兩個最常見的誘發因素。搞得不好,腳指頭要截掉的。脈管炎和凍瘡前期有些癥狀是比較相像的,自己想判斷是不是脈管炎,有個簡單的方法,就是搭一下足背動脈,看看能不能感覺到跳動國!钡脙霪徴咦惚硠用}跳動是正常的,得脈管炎者摸不到跳動。足背動脈在內、外踝背側連線上,兩個肌腱之間。 |

杭州市五云山療養院綜合樓二樓